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 第113章 新的起点

第113章 新的起点

后面精彩内容!

  团长拉住一个老大爷问:"老乡,这...这就解放了?"

  老大爷抹着眼泪说:"可不咋的!同志你们来晚啦,连庆功宴的饺子都没剩下!"

  四、暗流涌动:中统、军统的渗透

  就在八路军热火朝天搞建设时,国民党的特务们像耗子一样钻了进来。

  太原城里突然冒出许多"热心人"。有个自称王老板的,三天两头往政府跑:"同志,需要投资吗?我在上海有关系..."

  周卫国派人一查,好家伙,这位"王老板"的行李箱里藏着微型照相机,专门偷拍军事设施。

  更离谱的是个卖烧饼的,非要免费给八路军送烧饼。炊事班长老王咬了一口就觉得不对劲:"这烧饼咋有股怪味?"后来一审,里面掺了泻药!

  最危险的是个伪装成老师的军统特务。他借着办夜校的名义,专门接近八路军干部家属。要不是有个小战士偶然发现他半夜在偷画布防图,后果不堪设想。

  周卫国把厚厚一叠档案摔在桌上:"中统十二个,军统十八个,这还只是太原城里的!"

  陈长安冷笑:"老*这是急眼了?正面打不过,开始玩阴的?"

  五、摩擦升级:阎锡山的小动作

  11月10日,晋绥军一个连突然强行"接管"八路军在汾阳的粮仓。

  "凭啥啊?"守粮仓的小战士梗着脖子问。

  晋绥军连长趾高气扬:"就凭老子是正规军!你们土八路懂什么后勤管理?"

  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八路军一个营及时赶到。营长张大山笑眯眯地说:"同志,要不这样,咱们比试比试?你们出一个班,我们出一个班,看谁枪法准?"

  晋绥军连长硬着头皮应战。结果比试下来,八路军战士个个百步穿杨,晋绥军士兵连靶子边都没蹭着。围观的百姓哄堂大笑,臊得晋绥军灰溜溜地撤了。

  李云龙听说这事后,在指挥部里转着圈骂:"他娘的!打鬼子的时候装孙子,现在摘桃子倒是一个比一个积极!老子迟早跟他们算总账!"

  六、英魂长眠:烈士陵园的落成

  11月20日,太原城外的向阳坡上人头攒动。新建的烈士陵园庄严肃穆,4268块青灰色墓碑整齐排列,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微光。

  陈长安站在墓前,声音哽咽:"同志们...太原拿下来了...山西...也快光复了...你们..."

  他说不下去了。底下老百姓的哭声连成一片。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扑在一块墓碑上,颤抖的手抚摸着儿子的名字:"狗剩啊...娘给你带了你最爱吃的烙饼..."

  这时延安的电报到了。赵刚强忍泪水念道:"...特别表扬城市接管队纪律严明...深得民心...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

  李云龙别过脸去,使劲揉了揉眼睛:"这风真大...沙子迷眼了..."

  七、新的征程:东望

  转眼到了11月底,山西全境基本解放。陈长安独自登上太原城墙,眺望东方。远处山峦起伏,更远的地方,还有大片国土在日寇铁蹄之下。

  炊事班长老王提着食盒找来:"陈主任,吃饭了!今天改善伙食,猪肉炖粉条管够!"

  陈长安摇摇头:"你先吃吧,我再待会儿。"

  老王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看啥呢?那边不是还有鬼子吗?"

  陈长安从怀里掏出那个跟随他多年的黄铜算盘,手指轻轻一拨。"咔嗒"一声脆响,在寂静的城墙上格外清晰。

  "是啊...还有很多地方等着解放..."他轻声说,"这账,得一笔一笔算清楚。"

  老王挠挠头:"要我说啊,您先吃饭。这打仗跟做饭一个理儿,火候不到,再好的食材也白搭。"

  陈长安笑了,把算盘揣回怀里:"走!吃饭去!"

  夕阳西下,两人的身影在城墙上拉得很长很长。远处的地平线上,隐约可见又一支八路军部队正在向东开拔...

  喜欢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