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科幻灵异>神秘让我强大> 第2642章 过河拆桥

第2642章 过河拆桥

这时候差距很少。

  一些体系都很容易引入。

  可惜这些体系,生命力还不够强大,不足以替换原本的大明,不足以对抗野蛮的力量。

  而闻人升对这方面了解得非常清楚。

  而现在,闻人升就靠着更好的体系,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

  快速信息的交流,可以让商人们迅速捕捉到商机。

  进而将大量物资卖到那些急缺地方。

  这就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地方。

  它可以快速平抑物价。

  紧接着就是大力改进交通。

  信息和交通改进之后,接着就是在粮食生产方面,进行下力。

  嘉境之前做得还比较好。

  他从海外直接找到了许多种高产作物,红薯、玉米、土豆、高产水稻……

  这些作物之后发挥了巨大作用。

  能量是守恒的。

  实际上这些所谓高产作物,淀粉产量并非就比小麦和水稻高出多少。最重要的是相对高产。

  它们可以在那些贫瘠、零散地块中进行种植,耐旱耐贫瘠。

  比如在田间地头,烂旱地中就可以种植番薯和土豆、玉米。

  所需要的水分,比小麦少许多。

  即便年景差一些,也能有收成。

  这就大大减少了饥荒的可能。

  实际上在推广了这些作物之物,人口数量直接暴增到原本的2倍。

  这是直接提升人口上限的作物。

  可想而知,它们的产量是相当稳定的。

  不然的话,人口是没法稳定增长的。

  在差的年份中,可以达到一个不错的收益。

  这一点却是小麦和水稻这种主粮没法实现的。

  小麦、水稻都需要大量水,而且在大块平整土地上,才能种植。

  对肥力需求也比较高。

  当然它们之所以坚持到现代,将其他粮食挤压掉,原因很简单。

  它们的生长模式,能够高度匹配农业机械。

  它们的穗就在头上,小麦和水稻收割起来很方便,种植起来也方便。

  不像别的作物,玉米就不容易收割,比小麦麻烦很多,脱粒也麻烦。

  地瓜和土豆更加不用说了,需要的农业机械更加复杂。

  不过在封建社会,这不是问题。

  而且玉米更加抗旱。

  靠着地瓜土豆之类的,老百姓就能度过灾年。

  总之先有农业革命,后有工业革命,农业如果搞不定,工业革命搞得再好也没用。

  而教科书上,只重点讲工业革命。

  似乎一工业化了,百姓就有粮食吃了。

  这是扯淡。

  实际上,工业革命的前提,都是先从殖民地获取了充分的粮食之后,将农业人口给挤压出来,变成流动劳动力,这才能工业化的。

  因为粮食成为大宗商品,能够完全满足需要,于是百姓不再自给自足,需要出卖劳动力,从而成为工业化生产的一分子。

  而殖民地的绿色革命,来自于大量土地的开垦,使用骡马和近现代的肥料技术革新。

  如此工业和农业互相循环促进,进而达成一个平衡。

  若是没有粮食的革命,盲目搞工业,只会统统被饿死。

  农业永远是根本中的根本。

  而这一点,没有刻意讲明。

  先解决粮食问题,才能解决其他问题。

  于是,在闻人升等人的安排下,对比整个时代,整个大明变得非常先进,经济非常发达。

  当其他势力还处于饥荒时,大明已经进入了肥胖时代。

  已经开始宣传要健康生活了。

  很多人梦想就是去大明生活。

  “做大明的一条狗,也比在这里当人强。”这是很多人的想法。

  毕竟大明的狗,能吃十几年饱饭。

  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不用担心饿死。

  而他们在其他地方,一辈子生下来,可能就从没有吃饱过。

  再造大明的主线任务,可以说是基本成功了。

  然而剩下才是关键问题。

  搞出盛世来,其实不难。

  难的是一直延续下去。

  而任务就要求延续500年以上。

&em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