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倭寇真的入侵了。
一群群穷凶极恶的倭寇武士,领头拿着打刀就砍上岸边。
再次来到他们喜闻乐见的节目,欺负东百人。
打不过大明就来欺负东百。
当然他们得意是,有一段时间,也曾经横行在大明东南。
一百来人,就能转战千里,吓得卫所兵不敢接战。
只是后来随着重新整顿,他们的好日子不再了。
加上大明又开海,对外贸易,海寇就少了。
而现在他们又在一些人的怂恿下,去东百来抢东西。
东百反而是更加弱了。
反正万事求大明就是了。
而这一次,他们万万想不到,这是最后一次求了。
以后就不用求了。
东百还是照例请求大明出兵。
大明很痛快。
一口气就出了8万兵。
8万兵已经很多了。
其中步兵6万,骑兵2万。
然后再配上3万民夫。
合计是11万。
号称20万人,浩浩荡荡,进入了东百之地。
然而,当他们进入之后,他们没想以前那样,忙着剿匪,杀倭寇。
竟然原地派人推广汉字。
甚至征召了一批小孩子,教授他们学习汉字汉语。
这是在做什么?
一位东百使者百思不得其解,然后上前询问。
结果领军大将说:“只有让孩子们通晓文字,才能建立更好的通讯,以后你们再有事,我们就可以方便地过来,并且迅速有一批后勤人员帮忙。”
那使者似懂非懂,觉得有点用,又觉得没啥用。
指望一群孩子能做啥?
接着他更加看不懂了。
因为那领头大将又安排一群文官,在驻扎地开始推广新粮食作物。
拿出一种红薯,告诉他们,让他们种在山坡、家里,家后,甚至路边……
说这是一种新粮食。
不挑地方。
而且吃起来还可口。
这些农民于是试探地种下了。
毕竟那是官兵,不得不顺从。
那些官兵人却很好。
每天还帮助他们打柴挑水。
一群封建时代的士兵,能做到这种事,可想而知,他们的领头上司,是花费了何等心思。
别说吃兵肉,喝兵血,肯定还自己添加不少钱粮进去。
也只有倾家荡产造反的人才能比了。
那些官兵,干活之后,就告诉那些百姓他们本来也是大明百姓。
祖上本是一家人。
说他们是商朝的微子后代。
又说是什么三国时期的后人。
总之大家是一家人,所以帮助他们干活是正当的。
不用担心。
百姓们哪见过这种事?
实际上经过村庄的士兵,不去糟蹋良田,不去抢人抢粮食,甚至不烧村子的,就是上等均队,就是他们的福气。
而现在这些大明官兵,竟然能做出这些事。
那民心,自然是刷刷上升。
他们能有这样的表现,自然是军饷够高。
每月足足8两银子。
这样高的收入,都超过七品县令了。
8万兵,就是64万两,其实骑兵更高。
其实每月光军饷就是100万两。
这一年就是1200万两。
当然这是出征时的军饷。
平时只有2两,一两半。
这才是正常银子。
但是能发足了,一样很彪悍。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末期的关宁铁骑,军饷充足,其实也挺能打。
能与清朝的中护军对抗。
只是数量上不足,而且缺少对抗的理由。
因为他们生存不是问题。
而是清朝兵打起来是为了生存。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