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言情女生>百万调音师:我只好亲自上台了!> 第305章 七千多年的音乐传承!!

第305章 七千多年的音乐传承!!


  李少杰便来到了座谈会现场。

  会议长谈了一下会议精神以后,便开始参观展览。

  音乐分项的展览特别精致。

  展览馆的占地面积极大,甚至赶上一些中型的博览会了,一看就是投了不少钱。

  严格按照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建筑风格来设计的大小展览馆。

  宫廷殿堂,民间的砖瓦石墙,竹林木屋.......

  而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给外宾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整个发展脉络。

  每一个展览馆中,还配备了专门的乐师,用以尽可能还原古谱的意境与音调,然后进行系统的讲解。

  甚至同一时期的展览馆中,还会有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风格建筑与乐器,音乐。

  毫不客气的说,就算是交流会结束,这些建设投资也不白费,完全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具有文化氛围,极尽详细与历史厚重的旅游展览馆。

  国内很多民族音乐大师也客串了一把“导游”“讲解员”。

  浩浩荡荡的外宾走进展览馆。

  “关于音乐的起源,中外的学者实际上都在探索。”

  民族大学中,一名专门研究民族音乐史的老学者张瑾教授,正在用英语,对外宾介绍着。

  张瑾教授今年已然六十七八,但依然奋战于民族文化研究的一线。

  “整体上来说,我们一般将中国音乐的发展分为三大时期,从形成期,到新生期,再到整理期,其中跨越了两千年的历史。”

  张瑾教授扶了扶眼镜。

  “但实际上,中国的传统音乐,发展的还要更早,仅仅是考古有据可查的音乐发展历史,就有整整七千余年,那时,甚至已然形成了曲调,音阶,音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真是不可思议。”

  弗雷德里克教授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听闻弗雷德里克教授的赞叹,不少音乐家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真正有据可查的音乐历史都有七千余年!!

  而且,这些证据,可都是真正考古挖出来的乐器,根据碳元素定年法得出的科学结论!

  可不是挖出的什么古代面包篮子的那种东西。

  “我们一致认为,远古的音乐成型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它起源于劳动人民的欢呼声,诞生了节奏,律动,音差。”

  “而因为我们传承至今的语言体系非常的独特,具有音调顿挫扬抑,所以,也有一种说法,是语言扬抑说。”

  张瑾教授呵呵一笑。

  “自然,和西方追寻音乐源头一样,我们也有异性求爱说,巫术祭祀起源说,信号说,模仿自然说等等.......”

  “但根据考古来看,实际上原始音乐就已经告诉我们,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出土了陶制的埙,挖制的骨哨,那时已然有了对音乐的审美。”

  话音未落。

  便传来了一阵阵的惊呼。

  走在展览馆中,隔着玻璃,看七千年前出土的埙与骨哨骨笛,陶笛。

  能说的就只有“卧槽”。

  七千岁的埙,六千岁的陶笛......

  这些文物虽然仍能吹奏,但肯定是不让动的。

  张瑾教授用完全1比1仿制的埙吹奏出优美的音调后,简直震惊在场人一整年。

  哪怕是国人,早就知道这些,听到这种远古的声音后,还是感到无比的震惊。

  “太离谱了。”

  里昂听着声调,人都麻了。

  当面对历史的尘埃,与音乐广阔的发展历史来看。

  只能感觉到自己无比的渺小。

  而纵观世界,实际上,传承最好的,无论是音乐还是文化,真就只有中国了。

  “而根据出土的典籍介绍来看,那时已经有了歌,舞,乐的结合,葛天氏氏族中所谓的【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乐舞,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时,人们所歌咏的内容,如【敬天常】【奋五谷】【总禽兽之极】就已经反应了当时的华夏子民,对农业,畜牧业,以及天地自然规律的认识。”

  张瑾的脸上满是红光。

  在场的任何一个中国人,也都是无比的自豪。

  这是华夏民族七千年未曾断绝的证据,是我们的根。

  “当然了,当年歌舞乐融为一体的原始乐舞,也体现了当时的人对图腾的崇拜,比如黄帝氏族就曾经以云为图腾,他们的乐舞,就叫做《云门》。”

  “所以,目前我国学术界认为的,中国传统音乐形成期始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距今四千多年,但实际上,我认为,真相只会是更早的远古时代,因为仅仅靠出土的文物,就将其拉长到了七千多年以前!!”

  ------题外话------

 &e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