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千门36天局> 第1章 观火者

第1章 观火者

铜紫色,十分显眼。陌生的长者立即迈开大步,直朝车驾的方向奔去。

  当他赶到时,却发现众多州民把一个朝廷命官紧紧围住,指着这个官员,你一句他一句地骂开了!陌生的长者不顾这些州民为什么闹事?只急急地暗中寻找革辂的主人,车内车外,前后左右,都不见其人身影。

  奇怪?那分明是康王乘坐的革辂,为何车在人不在?难道康王失踪了?

  康王并没有失踪。他偕同副使出汴京、经长垣,来到磁州后,即被磁州守臣宗泽暗中引进州署。此时他正在聆听随驾而来的,王邸都监蓝圭禀报:

  “大王,那议和副使王云,经不住州民拳打脚踢,

  已经一命呜呼了!"

  ”州民敢这般闹事?为什么打死朝廷命官?“康王赵构惊问。

  ”据奴才所知,这个王云不得人心!他首倡向金人屈膝求和;又强令磁州居民撤掉近城的民舍,因而众怒难犯。“

  赵构不由沉思:这个王云,字子飞。召拜刑部尚

  书,此次又授予资政殿大学士,奉为副使,与他一起去金营议和,谁料半途命丧在州民之手。

  ”王爷,奴才有句不得体的话,不知当说不当

  说?"

  赵构一听,抬头望了望蓝圭。

  蓝圭很留意赵构的眼色。这个老都监,最擅于观察别人的神色。在主子面前,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以及什么情况下该说什么话,都掌握得非常到家。此时,蓝圭看了看赵构,便放胆地说:

  “依奴才看来,宗泽的话不可不听。敌营以诡辞诱大王为使,只怕一去便无生还之日。”

  赵构闻言,为之一凛!宗泽的话是一针见血啊!但他又想起王云一路上不只一次地说过:“大王与臣同奉朝命,出使金军议和。倘若不去,便是违逆圣旨。”说实在的,莫看他对当今皇帝虽是一腔怨恨,却不愿犯上逆旨罪名。他觉得别无选择,只有先赴金营后再作打算。

  蓝圭见赵构不动声色,正想再进劝言,忽有侍卫进来禀道:

  “禀大王,有人送来帛书一封。”

  “帛书?"

  康王接过,打开一看,那熟悉的笔迹立即映入眼帘。

  帛书出自相州知州汪伯彦之手。汪伯彦,字廷俊,徽州祁门人。登进士及第,现为相州知州。其从叔曾在康王邸授过赵构文章,因有这层关系,伯彦才有机会出入王邸,与康王渐有翰墨书帖往来,颇算投契。

  这封帛书,力请康王急赴相州,说有要事相禀。什么要事?为何帛书不肯言明?

  ”送信人现在何处?“赵构问道。

  ”就在府门外,他恳求见王爷一面。“侍卫说。送信人被传进来,赵构乍见其人,猛地一怔,以为认错了人。再仔细一看,分明无差,不由失声叫道:

  ”啊,你是--"送信人忙以眼神示意,并请求康王屏退左右,以便说话。

  蓝圭听命退了出去,心里嘀咕:这个什么鸟人,装扮得不伦不类,怎么连王爷都听他的?

  这人正是不久前出现在当街上的陌生长者。他并非鸟人,而是相州知州汪伯彦。

  赵构有点不悦,责道:

  “廷俊,你在弄什么花样?怎么自己替自己送帛书,又装扮成这般模样,想拿本王开心吗?"

  ”大王切勿误会。“汪伯彦忙解释道:”实不相瞒,臣写好帛书,本想差下人送来,忽觉不妥,就把它带在身边,一则取代名帖,二则也好掩人耳目。“

  ”看你如此神秘,莫非真有要事?"

  “事关重大,此处不好说话,请大王另选方便之处。”

  赵构见伯彦神情紧绷,语气凝重,意识到事关非小,就把他带进密室之中,急问:

  “究竟是何要事?"

  ”敢问大王,如今打算滞留磁州,或出使金营?“伯彦问道。

  ”这。.....“赵构叹了一口气:”看来君命难违呀!"“去不得,千万去不得!"

  ”为什么?“赵构惊问。

  伯彦深吸一口气,一脸严峻地说:

  ”王爷当知覆巢之下无完卵吧!事关国家兴亡,更关系大王生死荣辱,臣不敢不拦驾以告:臣获敌方最新机密,金人准备将上皇的子孙,--携去金邦当人质,绝我大宋宗嗣,最后攻破汴京,俘我二帝,以达到一举灭宋的险恶目的。所以,大王急急奔赴金营,名为效忠当今皇帝,实乃成全金人奸计而已。“

  赵构吃惊一阵,又问:

  ”既言敌方机密,消息从何而来?"

  “不瞒大王,犬儿原在故太尉郭药师部下,郭药师叛国降金,犬儿一时难以脱身。众所周知,郭药师是参与金邦机密的,犬儿既为药师随从,这消息当不是空谷来风。他得此机密之后,不顾千辛万苦,奔回相州相告。”汪伯彦道。

  康王赵构这才深信不疑,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安危着想。

  “大王,去金营当人质,等于是自投罗网,灯蛾投火哪!”汪伯彦又提醒道。

  “本王何曾不知?”赵构幽幽地说:“赴金营为质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